更多行业资讯
关注联合资信
摘要
REPORT SUMMARY
REPORT SUMMARY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增速进入一个新的平台,区域经济及财力出现加速分化的态势,加之因城镇化进程推进逐步累积的政府债务、债券市场*** 常态化及区域性负面风险事件频发等因素,全国各省区市区域信用风险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选取区域经济发展、财政实力、政府债务负担、区域金融市场环境等4个维度16个量化指标进行分析,对各维度下量化指标进行单一指标及多维度综合排序,并用颜色深浅按指标排序进行标记,以更直观地展示31省区市不同维度下的区域信用风险特征。
一、区域信用风险多维量化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区域经济发展、财政实力、政府债务负担、区域金融市场环境等4个维度共16个量化指标,并按经济发展水平及财政实力的强弱、债务负担的轻重及金融市场环境的优劣顺序对各维度下单一指标及指标数据标准化(根据指标算数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分布返回正态化值)后加权计算得出的多维度综合结果进行排序,按颜色由浅到深进行标记。各维度具体指标选取及权重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本文基于数据可获得性和可量化性选取的指标数量有限,同时指标测算与分析仅基于2022年单年数据,单一指标及多维度综合排序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区域信用风险的单一指标分析
(1) 经济发展维度
2022年,全国各省区市经济发展情况有所差异,经济发展仍不平衡。总量上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较高;增速方面,福建、江西增速领跑,上海、吉林呈负增长。与经济发达程度相匹配,大部分沿海省区市人均GDP和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省区市。
本文从经济发展维度选取GDP、GDP增速、城镇化率及人均GDP四个量化指标进行分析。
从指标表现看,2022年以来,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受区域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差异、区域经济政策倾斜等因素影响,全国各省区市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状态,且地区间差异不断扩大。GDP规模方面,广东和江苏GDP规模优势显著,两省GDP合计约占全国的21%,排名首位的广东GDP是排名末尾的西藏的60.54倍。GDP增速方面,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市均保持经济增长趋势,上海、吉林呈负增长,福建、江西、湖南、甘肃等16个省区市GDP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3.0%)。其中福建受公共卫生事件冲击的影响较小加之数字经济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突出,江西受益于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且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大幅增长,两省的GDP增速超过4.6%,高于其他省区市;上海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严重,吉林受到公共卫生事件、产业结构相对传统、人口下降等多因素综合影响,两省的GDP呈负增长。人均GDP方面,全国11省市区人均GDP高于全国水平(8.57万元/人),其中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天津、浙江的人均GDP超过11.00万元/人,甘肃的人均GDP低于5.00万元/人。城镇化率方面,上海、北京、天津城镇化率超过80%,仅西藏(37.36%)城镇化进程较为落后,其他省区市的城镇化率均超过50%。
(2) 财政实力维度
2022年,全国各省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的区域差异较大,受留抵退税、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31个省区市中22个省区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然口径增速为负,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浙江和江苏等省区市财政自给能力较强。全国大部分省区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202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江苏和浙江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领跑全国,且均维持在万亿规模以上,部分省区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成为地方综合财力的主要来源。
本文财政实力维度选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财政自给率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四个量化指标进行分析。
全国各省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序列与经济总量序列保持正相关性。2022年,各省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明显,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保持在万亿以上,江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跌破万亿,甘肃、吉林、海南、宁夏、青海、西藏不足千亿。受留抵退税、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31个省区市中22个省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然口径增速为负,扣除留抵退税影响后,吉林、海南、西藏、天津及辽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呈现负增长;其余省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青海、江西等资源禀赋较高的省区市自然口径增速较快。从财政自给率看,天津、海南、四川、河南、重庆、湖南和湖北财政自给率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明显不匹配;除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浙江和江苏外,其他各省区市的财政自给率均低于60.00%,广西、黑龙江、甘肃、吉林、青海及西藏排名末尾。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看,2022年,由于房地产市场表现低迷,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降,除上海、江苏及贵州外,其他省区市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202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江苏和浙江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领跑全国,且均保持在万亿规模以上,新疆、海南、天津、内蒙古、甘肃、吉林、黑龙江、宁夏、青海和西藏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均小于500.00亿元;江苏、浙江、湖南、贵州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成为地区综合财力的主要来源。
(3) 债务负担维度
2022年,全国12个省区市的地方政府宽口径负债率超60%,其中天津、贵州、浙江、青海、重庆宽口径负债水平相对较高,广东、河北宽口径债务增速较快,西藏、上海、江苏的区域综合财力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保障能力较强。
本文债务负担维度选取政府宽口径负债率、政府负债率、政府债务率及宽口径债务增速四个量化指标进行分析。
从政府债务水平看,以“地方政府债务+区域内城投公司债务”口径测算区域宽口径负债率,2022年,天津、贵州、浙江、青海、重庆、江西、四川、江苏、吉林、湖南、广西等省区市宽口径债务负债率超过70.00%,其中天津和贵州超过100.00%,广东宽口径负债率最低,不超过30.00%。与地方政府负债率对比看,全国13个省区市的城投债务大于政府债务余额,其中江苏、浙江城投债务对地区宽口径负债率影响程度超70.00%。从宽口径债务增速来看,2022年,全国各省区市宽口径债务增速较2021年均有所下降。其中,广东、河北宽口径债务增速分别为23.84%、21.57%,领跑全国;天津、云南、贵州和宁夏宽口径债务增速较低(低于5%)。剔除区域内城投债务,仅从地方综合财力对地方政府债务保障能力看,全国25个省区市区域政府债务高于综合财力,其中天津地方政府债务率高达274.16%;西藏、上海、江苏的地方政府债务率水平较低,区域综合财力对地方政府债务保障能力较强。
(4) 金融市场环境维度
2022年,广东、浙江和江苏的社融增量规模远超其他省区市,黑龙江、海南、辽宁、宁夏、西藏和青海的社融增量规模较小,社融增量中政府债券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债券形成替代;浙江、北京、广东和江苏金融体系对地区实体经济整体资金支持力度较大。上海、湖北、福建的区域利差明显低于其他省区市,部分省区市利差离散度较大。
本文金融市场环境维度选取社融增量、社融增量/GDP、城投债券区域利差及城投债券区域利差离散程度四个量化指标进行分析。
从社融增量看,2022年,广东、江苏和浙江社融增量均突破3万亿元,规模远超其他省区市;黑龙江、海南、辽宁、宁夏、西藏社融增量规模较小,青海社融增量为负值。从社融增量来源看,全国各省区市社融增量的主要来源为人民币贷款;江苏及浙江社融增量第二大来源为企业债券,其他省区市(不含青海)社融增量第二大来源为政府债券,其中青海、辽宁、黑龙江、西藏、甘肃、吉林、海南、新疆政府债券增量在全部社融增量中比重超过30%;辽宁、甘肃、云南、内蒙古、青海、吉林、贵州、西藏、海南和山西企业债券增量均为负值,政府债券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债券融资形成替代。从社融增量/GDP看,浙江、四川、河北、北京、江苏、广东、江西、广西和安徽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整体资金支持力度较大,社融增量/GDP超过25.00%;黑龙江、内蒙古、西藏、辽宁和青海社融增量/GDP均小于15.00%。从区域利差看,以城投行业无担保、债项评级AA+、期限5年的存续债券为统计口径,2022年,上海、湖北、福建的区域利差明显低于其他省区市,青海、吉林、天津、广西、贵州、辽宁和云南的区域利差明显高于其他省区市。从区域利差的离散程度看,青海、甘肃、吉林、海南、广西、辽宁、天津、云南、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区域利差离散程度较高,区域利差波动较大,市场对上述地区的不确定性因素(不限于经济发展预期、区域政策、资金面、风险事件)发生较为敏感,表明市场投资人对上述区域信心不足。
三、区域信用风险的多维度综合结果分析
本文基于2022年全年数据,将多维度下的量化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指标算数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分布返回正态化值)后加权计算得出的不同维度综合量化得分并进行排序,按颜色由浅到深进行标记如表6所示。从经济发展维度综合排序看,江苏、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排名前五位,整体经济实力强;甘肃、海南、贵州、吉林、西藏排名末尾。从财政实力维度综合排序看,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山东排名前五位,山西、陕西、四川、安徽、河北等省区市排名与经济实力排名相比有所前移。从债务负担维度综合排序,西藏、山西、上海、北京、宁夏排名靠前;受地区资金供需、发展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债务负担相对较轻,整体债务负担维度表现较好;重庆、吉林、贵州、青海及天津债务负担维度排名末尾。从金融市场环境维度排序看,浙江、广东、江苏、四川、北京等地区排名相对靠前,金融体系支持和市场认可度较高;黑龙江、吉林、甘肃、辽宁、青海排名靠后,金融体系支持和认可程度相对较弱。
全国各省区市区域信用风险量化指标在区域经济实力、财政实力、政府债务负担、区域金融市场环境等4个维度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受地理区位、自然禀赋、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国31个省区市经济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加之近年来区域创新能力及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新常态下各省区市的发展分化,全国31个省区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地区分化特征明显。地方政府债务系地方政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及存续债务还本付息需求增加,地方债务逐渐累积,受地区资金需求、发展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各地区宽口径债务存量及增速所有差异。2022年,受减税降费、留抵退税及土地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普遍出现阶段性下降,地方政府宽口径债务压力加大。此外,在票据、非标类产品、债券*** 常态化及尾部城投风险逐渐暴露的背景下,投资者对负面信息的敏感度大幅上升,债券市场资金流动具有较强区域选择性,部分地区面临一定再融资压力。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工具可能包括特殊再融资债券、银行信贷支持、债务置换等多种方式,政策将向高风险区域倾斜,预计短期内偿债压力大的尾部地区将显著受益。
公用评级二部
张依 王晓暄 翟瑞
联合资信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合资信”)前身为成立于2000年7月的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2020年9月17日更为现名(英文名称China Lianhe Credit Rating Co. Ltd.)。
联合资信是目前中国最专业、最具规模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总部设在北京,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信用评级和评估、信用数据征集、信用评估咨询、信息咨询;提供上述方面的人员培训。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包括对多边机构、国家主权、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等各类经济主体的评级,对上述各类经济主体发行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等结构化融资工具的评级。
公司业务资质齐全,已经完成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取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认可,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员单位,具有从事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的资信评级业务资格。
联系我们
业务咨询:
010-85679696
lianhe@lhratings.com
投资人服务
陈家林 010-85679696-8624
chenjialin@lhratings.com
媒体关系
杜涵 010-85679696-8671
duhan1@lhratings.com
点击“在看”,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