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岛味道
曾经,青岛的天空是蓝的,空气是清新的,马路上是不堵的,邻里之间是相互认识的。
如今,青岛的科技发展了,经济提升了,每家每户都能买得起车了,但是消失的却更多。
旧时的青岛去哪儿了
我们的青岛究竟失去了什么
看看这些旧照
是否唤起了您的记忆
“消失”的感情
邻里感情不见了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 同学就是朋友,
朋友就是邻居。
我们一起放学,一起上学,一起迟到,
一起早到。
因为我们住在同一个胡同,都是街坊。
我们会吵架,会生对方气,会发誓这辈子都不再理对方,
然后用一包花生糖又收买了对方的笑容。
邻里间的窜门聊天,是生活的一大乐趣,
你家的老咸菜,我家的红烧肉,
你尝一口,我夹一块。
而今,对面住着谁,几个人,
叫什么名字,却不知晓。
友情已成岁月时!
曾经的友情,就是陪你一起疯,一起闹,
有事一起担,有难一起扛。
一起出招帮着兄弟追“女神”,
最后发来一打好人卡。
肆无忌惮的开玩笑,
百无禁忌的乱玩闹,
就算打了一架,一杯酒就能冰释。
而现在,人手一部手机,
家里、外面、吃饭、聚会,
说话的少,低头的多。
“消失”的生活
被冲垮的舒适感
90年代的路上,
就算是闭着眼睛走路,也不会撞车。
每天早早的醒来,吃早饭,
然后悠悠的骑着自行车上班。
如今,来不及吃早饭,挤着公交。
买月饼的场景,那时候买月饼、
元宵是需要排队的,
想要买高档东西,去百货大楼。
曾经,
虽然相机和胶卷珍贵,
但每年还是都会拍一张全家福,
然后印出来摆在相框之中,
而今,
手机都能高清拍摄,
却没有一张和家人,
再拍过一张全家福。
小时候玩具不够多,但就算是一颗弹珠,
一张画片,一根跳绳,都好好的放在床头,
不准别人动。而今,什么都可以随意的丢弃。
小时候吃饭,可以不吃菜,
但绝不能浪费一粒米。
而现在,
妈妈们总说:饭不要吃了,把菜吃光。
“消失”的声音
“磨剪子来,戗菜刀---------”
这是胡同里听到最多个吆喝之一。
随着一声声的吆喝,
可以看见磨刀师傅在胡同里,
穿来穿去的身影。
现在磨一把剪子不如买一把新的了,
以前都说等等让磨刀的来吧!
磨完那叫一个亮啊!
“收大辫子、长头发”
剪过的头发都留着,
还能用来换点钱。
天真的以为这样赚钱真好。
那一声“嘭”,爆米花的那一声“嘭”,
曾让我又爱又恨。
我们围着它,
却不敢靠近它。
如今的玉田,
繁花似锦,高楼林立,刀锈了再买一把,
要吃东西,饭店餐馆,方便了,却又无趣了
“消失”的味道
那一年,吃都吃不够的零食
无花果
一个半个巴掌大小的的白色袋里面装得就是细细长长的无花果丝了,吃完后嘴唇还会变得白白的。
猫耳朵
甜甜的,很脆,五毛一包,可以分着吃。
牛羊配
同样找不到的还有牛羊配,这个可以说是曾经热线菌最爱的零食,没有之一。
西瓜糖
这是一种泡泡糖,因为外形做的圆滚滚的,又有类似于西瓜的纹路,所以就叫西瓜糖。
“消失”的地方
广西路43号从外观就能看出是典型的德式建筑,
这幢公寓大约建于1907年,
1912年时的业主是奥尔特尔,
于是这栋楼也有了“奥尔特尔公寓楼”之称。
除了广西路43号等这批拆迁的住宅,
青岛还有一些经典的老建筑,
历经百年却不得不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跟着优优一起看看吧
↓↓↓
老火车站
青岛火车站建于1900年至1901年,
设计者是德国人魏尔勒和格德尔茨,
火车站主要由钟楼和候车大厅两部分组成,
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自1905年至1913年间,
胶济铁路共运送旅客812.7万人次,
运送货物556.7万吨,利润1950.6万银元
德建胶济铁路时,全线设有55个站,
1914年日本强占后,撤销了5个车站,
1923年中国收回后,增至54个车站
1988年2月1日青岛火车站改建工程奠基;
1991年2月 15日青岛火车站候车楼改建工程开工;
2008年新火车站正式投入使用,
老火车站的建筑风格得以保留
车站饭店
车站饭店位于火车站广场的东南侧,
沿霍恩佐伦街(兰山路)、威廉港街(郯城路)
分别向东南两个方向伸展。
耸立于路口的八角塔楼和巴洛克式的山墙,
与西面的火车站钟楼彼此互为借景,
勾勒出了一道别致的城市景观。
1901年4月,胶济铁路至胶州段通车后,
中国商人柴瑞舟购买了车站前的这块土地,
并在1902年建成车站旅馆。
由于当局不允许华人在欧人区居住,
柴瑞舟便把车站旅馆出租给了德国人经营。
20世纪20年代,车站饭店成为居民楼,
30年代到21世纪初的70多年,
始终是铁路职工宿舍。
21世纪初曾发生过一场火灾,只剩下一个外壳,
2001年修复后住户已迁出,现在为快餐馆。
德华大学
1905年德国开始执行将青岛建成模范殖民地计划,
投入巨资兴建各类基础设施。
德国政府在青岛积极实施德国的文化政策,
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在青岛租借地设立一所大学。
1909年9月12日,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开学。
德华大学是德国第一所设立在中国、
并得到清政府承认的德国大学。
对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学生,
胶澳总督发放了特殊护照,
拿着这张护照,巡捕对学生不敢欺侮,
必要时,学生还可以招呼巡捕帮助。
德华大学的校舍地处青岛火车站西南一带,
北起单县路,南至贵州路海滨,
西起范县路,东至鱼台路附近。
解放后,原德华大学校址成为青岛铁路分局机关办公楼。
国棉六厂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
中国纺织业一直有“上青天”的说法,
“上青天”是对当时三大纺织工业基地
----上海、青岛和天津的简称。
青岛解放前,已拥有九大纱厂,
鼎盛时期总用工人数近10万。
解放后,这九大纱厂收归国有,
并依次更名为青岛国棉一厂至九厂。
国棉六厂宿舍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两层的筒子楼,
朝街的那面,每家每户都规整地开着一门一窗。
如今,具有青岛工业时代
“地标”意义的国棉六厂将变身M6创意园。
项目拟将原厂区用地性质变更为商住办公用地,
对原有厂区进行重新规划,建设M6创意园。
创业园建设内容为办公、餐饮、商业及特色酒店等。
胶东路
青岛人管胶东路叫波螺油子,
在青岛的方言里,肉和油是谐音的,
波螺油子即波螺肉,
这条路因弯道多,坡陡,螺旋而上,
形状像海螺的肉而得名
波螺油子是青岛最曲折的一条路,
它自西向东有九处拐弯,
地势落差最大的苏州路至热河路地段,
这段路面宽度在4—5米之间,
长度在500米左右其中一处拐弯处接近360度,
再加上近十米落差,
便形成了上坡的人看着下坡的人在脚下行走的景象
2001年青岛东西快速路第一期工程施工时
因铺设地下管网,
拆掉了历史悠久的“波螺油子”,
后虽重建,但是已经没了当年的风貌。
沧口路
青岛的道路有三大怪。
这三大怪分别是“波螺油子”、
“马路盖在房子里”和“转了一圈又回来”。
“马路盖在房子里”指沧口路、易州路交界的台阶
沧口路曾是旧青岛的“红灯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沧口路和上海的福州路相似。
一批俄国人经西伯利亚来到青岛从事特殊行业,
当时,这条路上排列着红灯一号、
红灯二号直到红灯五号。
沧口路上曾有一家影剧院,
扮演艺术家董芷苓曾在这里演出过。
2011年6月,东西路快速路三期工程整体竣工通车,
从曾经的沧口路上横空穿过。
这条历史丰富的老街整体消失了。
小白干路
小白干路位于胶济铁路和308国道间,
南北贯通,是进出青岛的主要干道。
南起小村庄,北至白沙河,
故称小(小村庄)白(白沙河)干路,
是青岛市最长的一条主干道。
小白干路原是一条蜿蜒曲折的乡村土路,
解放后,为缓解交通拥堵,
将小白干路辟建为一条交通干道,
1959年底竣工通车,
成为市区北部一条南北向交通干线。
由于小白干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是进入青岛的唯一一条高等级公路,
因此在青岛市民的心中小白干路的地位无可取代。
进入21世纪以后,小白干路分别更名为
重庆南路、重庆中路和重庆北路。
除了文章中写到这些,
青岛还有许多地标性的老建筑逐渐消失,
但在青岛人的记忆中,
只有这些老建筑、老街道才能代表青岛,
这些年代久远的东西讲述了青岛的历史,
是任何现代的建筑都无法取代的
这些老建筑、老街道里,
有没有你的记忆?
“消失”的青岛话
青岛话本是最美方言。
但到了今天,
普通话的推广
青岛的下一代小孩,
很多都没有了青岛话的语境,
只能讲普通话了。
就算有个别能说的,
也往往“词不达意”,
很多词都得用普通话来说。
几十年后,
在青岛的街头,
还能听得到青岛话么?
如果能让百十年前的人穿越到现在,
你指着青岛的仿古建筑告诉他:这里是青岛,
他也许会告诉你,这个地方曾经叫青岛。
。
。
。
。
。
。
。
但是,
现在的青岛,
便真的不是青岛了么?
诚然,随着青岛的发展,很多旧时的风景和美好已经不在。
因为求新求变,所以青岛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越来越多的革新,越来越多的聚焦,越来越多价值……属于青岛的奇迹还将继续。
别找了,青岛没了!
别找了,青岛还在!
时光穿梭得很快,岁月总让人怀念。
青岛经济腾飞,我们都知是好事,
但是不断传承的城市文化不应就此掩埋,
记得将最珍贵的本质留下来。
发表评论